大赛 2021第一届汉服博览会(修武)汉服设计大赛(2021319截止)

  原标题:大赛 2021第一届汉服博览会(修武)汉服设计大赛(2021.3.19截止)

  近年来,汉服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最鲜明的表现。汉服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传承性与创新性。人们从历史灰烬中挖掘出古代服饰遗珍,尊重先人留下的服饰演变规律,并进行现代化重构,让传统服饰在新时代重焕生机,探索出一条现代社会中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路径。美的汉服要设计,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汉服复兴既不能照搬文物,也不能基于西式时装拼贴元素,而是在遵循传统服饰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融入中国美学设计,不断适应当下生活的需求,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款式呈现,最终让汉服成为中国人“第二皮肤”的重要选择之一。

  现在,中国河南修武诚邀全球海内外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团体、服装企业、汉服同袍,纵览修武千年历史、展望寰宇五洲风物,将传统服饰与美学经济融会贯通,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地具体创作出来。您的设计稿将结合汉服流行趋势发布会、汉服博览会、传统媒体、社交新媒体等形式,全方位密集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广泛地传播您在汉服设计领域的思想与才华。希望能够通过这项大赛让汉服的生命力再度激活,服务于社会,也让修武成为引领汉服时尚、消费、潮流的汉服之都。

  独立服装设计师个人、团体或受雇于某服装品牌,但可独立参赛的服装设计师个人、团体均可参赛。如在职人士独立参赛,须声明参赛作品非职务发明。如团体参赛,则视同为一个参赛选手。

  在获得奖项后,能在5月2日~5日参加修武汉服博览会活动(交通食宿自理)。

  评审团将从稿件中选出30套稿件进入决赛席,并发放制作金用于服饰制作。同期,初选合格的作品进行网络投票与评审团评审,设计师需于4月23日前,向组委会提交成衣作品。并录制不超过半小时的解说视频提交组委会。未完成者视为放弃后续参赛权利。成衣可在赛事结束后带回。

  获奖设计师需于5月2日抵达河南修武参与颁奖典礼,参展汉服博览会活动,向观众与下游展商介绍作品。具体安排将在后续与获奖设计师对接。

  赛后三个月内兑现奖项,参与修武汉服博览会后续活动,与诸多服饰学界、业界大咖见面取经,获得职业资源。

  上述获奖设计师将得到为期一年的商业帮扶,如获得时尚期刊采访,媒体宣传。入选决赛的30名设计师将分别获得1万元衣资金现金(含税),获得进入总决赛资格。

  以上各奖项不重复获得,且就高不就低。如单项奖项出现争议或无法评选,则空缺。

  *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兑付时间为展览会结束之后三个月内,兑付方式为银行转账(收款人必须与获奖名单一致),税务自理。

  1、本次大赛的汉服款式限定于盛装礼服(简称盛装)和便装常服(简称便装)两类。盛装指参加民族欢庆场合、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国际交往或高端社交场合的礼服,服装层次丰富、巾帽妆容配饰齐全,比较隆重与正式;便装指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服饰,风格多样化。

  2、设计应符合普遍共识下汉服基本特征,不能完全天马行空式创作。应使用传统平面剪裁,不能采用西式剪裁,如破肩缝、绱袖、裁剪式的收省等;后背需保留中缝设计;设计请勿过分艺术化,需要仔细考虑制作实物、穿着效果和场合适用性。

  5、一个参赛选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参赛作品。参赛作品是一个系列,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必须包含盛装和便装两类。

  (11)真动物皮草、翠鸟毛点翠、鸟头骨文玩、象牙等引起不适的动物制品元素、未经检疫的动物制品;

  (12)侮辱或人身攻击他人及团体的元素。主办方保留对此类作品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整个作品套系设计至少有2-4个款式(同款不同配色视为一款),至少应包含1份盛装设计的具体方案与1份便装设计的具体方案。设计作品需以系列方式呈现,即设计作品应有一以贯之的主题理念。

  2、设计作品应包含穿着效果图、平面图,多层次服装应分开展示平面图,清楚表示出衣服的结构。建议使用PS、AI、CAD、CDR、FH等软件绘制。如手绘请进行高清度彩色扫描。图片格式通常用JPG格式。

  3、设计作品应包含一份独立的设计理念介绍文档,包含创作灵感、设计理念、制作流程与工艺、参考来源等、应用场景,如性别、年龄层、季节、风格等。

  5、以上内容以封面-报名表-设计大赛承诺书-设计理念-设计作品图稿的顺序合并为每页A4大小的PDF文档。

  6、作品投稿请发送到电子邮箱: 发送标题格式为:汉服设计大赛报名+品牌名+姓名/队长姓名+联系方式。

  7、请确认报名表中参赛选手的真实姓名,请勿填写品牌名称、团队名称、多人名字或网络化名。每份完整的投稿作品对应一个参赛选手。如获得奖金,收款方的银行卡账户户名对应报名时投稿作品中参赛选手的名字。

  8、完成设计作品后请及时在版权网络站点进行登记(入选决赛作品享有部分著作权),以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传统服饰项目、影视与演艺服饰项目负责人和婚纱研究中心秘书长

  汉服趋势研究会发起人、巴黎NellyRodi国际创意趋势研究机构中国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