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红黄蓝环境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徐彤:幼儿园是儿童审美觉醒的起点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在孩子的内心构建美丽的世界。”拥有15年、500多所幼儿园设计实践经验的红黄蓝环境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徐彤在采访中,分享幼儿园环境设计对于儿童审美觉醒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随着运营需求的变化而带来的一直更新与发展。

  对于孩子们而言,幼儿园环境是儿童环境审美认知的起点,学龄前儿童的最主要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在此阶段儿童的审美基础与审美观逐渐形成。徐彤指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审美能力,而审美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为何如此强调儿童审美意识的觉醒?对此,徐彤表示,“审美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个人看来,审美的差距是我们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而我们最担心下一代会出现的差距也是审美的差距。”

  徐彤举例说道,在儿子六岁时,曾经和妻子一起带着他去意大利旅行,走在美丽的罗马街头时,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我觉得我穿的有点丢人。”这句话一出,徐彤当时就很诧异,事实上给儿子穿的并不差,“我和他妈妈都是建筑师,怎么会给他穿得难看呢。”他是个从不关心穿着的顽皮孩子,但是来到罗马后,罗马人的精神面貌、衣着、建筑与人文环境传递的辉煌与精致的文化氛围感染了他,让他有了审美提高的愿望,他的审美觉醒了。

  徐彤指出,“我们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目的是唤起儿童审美提高的愿望、促进审美觉醒,这也是设计师职业荣誉感的来源,但是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不从孩子抓起,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是不会有实质变化的。”

  环境设计,就像是幼儿园的一张名片。优美的环境设计,不仅能收获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也能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验美、理解美、创造美。

  徐彤回忆道,2008年,他主持为集团设计了第一家幼儿园——百子湾幼儿园。这家园对于集团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园所的地理条件却受到了制约,园所所在的区域道路与城市主干道尚未连通,交通上十分不方便,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很多家长们可能不愿意将孩子送来这所幼儿园。也因此,当时的运营团队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如何才能从设计入手吸引更加多的生源?徐彤介绍到,“结合对品牌的理解,我们从色彩入手,整治园所建筑的内外环境,在大面积的白色空间架构的衬托下,以三原色彰显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最终呈现出一个颇具艺术馆气质的园所,再加上温暖的照明,精准地诠释了品牌的核心理念,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在该园所的交付仪式上,大家难掩激动之情 “我们终于有一个漂亮的幼儿园了。”但这样新颖别致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到底好不好?毕竟这与当时国内整体的教育环境认知“白墙”、“冷光”可谓是“背道而驰”,也因此曾在内部引发了一场争议。然而百子湾幼儿园当年开园的招生情况,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尽管园所交通有局限,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被网站上的园所环境照片吸引而来、踊跃报名,在一年内陆续改造、增设班级,实现了招生满园的好效果。

  在建立了设计标准的前提下,有一个问题也逐渐付出水面,那就是交付给运营部的园所怎么样保持?在采访中,徐彤说到,许多设计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痛”经历,每一个交付业主的项目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两天变样了,再过两天几乎认不出了。

  “明明交付时已经是很好看的园所了,为何园长们还要再接着打造她的园所呢?难道是不满意我们设计师的审美?”在经历数次之后,徐彤和所在的设计工作室团队不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后来经过探访、求知后,徐彤才发现,这可能是当前幼儿行业对于审美的一种普遍现状,即在园所的审美认知上趋向于固化审美,比如,认定了幼儿园的童趣就是各种卡通的造型,或者某个造型就该是这样的颜色搭配才好看。再比如认为国外的幼儿园设计都是好的,将局部功能“盲目照搬”到国内。

  徐彤坦言,美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审美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大环境、小环境逐渐变化才能产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所以从儿童环境审美抓起尤为重要。

  随着家长对学前教育期望值的持续提高,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国际园的需求渐渐浮出水面。随着消费的升级、理念的转变,富于启发、探索与互动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带来教育行为方式的调整。这些变化同样体现在环境设计中。

  徐彤提到自己曾带团队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杜威实验学校,研讨两个班级中间的“共用房间”如何在教学中打破心灵的束缚;在被誉为“幼教届哈佛”的美国埃里克森儿童研究院,学习怎么样做一个观察者与鼓励者,鼓励孩子去探索问题答案的多种可能性。在德国柏林交流怎么样才能解决合并与移民带来的多种族、多文化对管理带来的影响;参加纽伦堡玩具展,为孩子选择各种益智玩教具,与荷兰的安全防护厂商展开合作来提高园所的安全防护标准。

  徐彤还带领团队对亚洲幼儿园进行考察,参观新加坡环球教育的每一家园所;考察了日本的藤幼儿园并与设计师、园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考察京都教育大学的每一个园所并与校长、园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一系列深入的探索、学习和讨论中,徐彤的设计团队和幼儿园运营团队最终统一了认知——各个国家的幼儿园都延续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建筑的传统使用习惯。徐彤举例道,比如日本的幼儿园延续的是对传统建筑的使用习惯,包括推拉门、过渡平台空间、自然环境或干山水;德国的多民族地区允许自备食物以及自由的来离园时间等。但是我们中国是一个由多种族组成、有着复杂地方文化的国家,人种不一样、生活小习惯不一样、饮食与起居、人口密度不一样、教育方法的理念均不一样,我们得沿着我们客户的需求来为儿童做设计。

  在徐彤的主持下,红黄蓝环境设计工作室在全国各地交付了数百家高品质幼儿园。建筑室内外形式上使用符合当代审美与造价承受力的手法进行营造,不盲目模仿欧美;材料上大胆引入为主流西方教育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如吸音石膏板、亚麻油地面材料、各种门的安全防护材料、反射型灯具、环保运动地胶等。设计逐渐从形式走向内涵,注重品质、减少过渡装饰、注重组合使用与灵活布局。

  随着行业管理的变迁、教育方法的理念的更新、运营管理方法的动态调整,幼儿园的设计也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才能满足持续不断的发展的学前教育的需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徐彤逐渐领悟到:从本土走向国际是一个逐渐提高审美能力、提供启发性的环境并尊重传统与习惯,逐渐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

  但是不管环境与理念如何变化,设计创新都有一个根本点,正如徐彤一再强调,“不要在意那些表面的东西,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孩子的内心构建美丽的世界。”(图文:红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