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社区救助顾问开设工作室“量身定制”提供有温度的帮助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1楼,一处约20平方米的空间以一名社区救助顾问的名字命名:永兴工作室。这是普陀区第一家社区救助顾问工作室。

  尽管工作室成立还不到一年,负责人汪永兴却有着13年社会救助工作经验。1988年出生的汪永兴,曾就读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毕业就扎根社会救助工作,如今还是区级社区救助讲师之一,为街道下辖35个社区培训、带教基层工作队伍。

  设立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1楼的永兴工作室。本文均为 受访者供图

  何为社区救助顾问?它指的是立足基层社区,综合运用各类救助政策、帮扶项目和救助资源,面向困难群体提供政策宣讲、业务咨询、资源对接、关心关爱等救助服务的人员。

  在上海,社区救助顾问制度从2019年开展试点,并于2020年逐步推广到全市各区。这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救助从以往的“困难群众找政府问政策”升级为“政府、社会和市场联手,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政策包、纾困方案,提供对应的资源,帮助困难家庭造血”。

  作为一名社区救助顾问,汪永兴时常将自己比喻成医院里的专家,只不过专家解决的是老百姓的疾病,而他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困难。

  在工作中,汪永兴面对的救助对象很广泛,不仅有社区居民,还不乏两劳释放人员、流浪人士、失业群体、重残大病患者甚至是精神障碍患者、孤儿等,“这些疑难杂症个案,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单单依靠一个部门的救助政策或给予一笔救助金,往往很难处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他们每个人的真实的情况出发,为他们全方位打造一套脱困定制计划,真正解决他们面对的所有难题。”

  “打个比方,针对两劳释放人员,帮他们解决就业难题。”在汪永兴接触过的个案中,就有一名强制戒毒释放的人员黄文(化名),他因曾经吸毒的原因,父母不愿与其来往,加上无技能特长,开不出政审材料,非常难就业,虽然有低保,但生活水平较低,就业困难、社会融入困难、亲情关系困难等一系列难题摆在他的面前。

  为了让 黄文走上工作岗位,汪永兴联系机构帮助其提升学习技能,经过一年学习,他通过努力考出了室内装潢的资格证书。同时,在汪永兴的调解下, 黄文的父母也逐渐接纳了孩子,父母甚至拿出了资金帮助儿子创办一家室内装潢公司。从一名失足青年到自食其力的小企业主, 黄文最终还收获了爱情,改变了人生。

  “这就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意义所在。” 汪永兴认为,针对像 黄文这样的特殊人群,他们融入社会十分艰难,即使给他们低保,仍然很难生活下去,“作为社区救助顾问,我们第一步要去接纳他们,才能更好地帮他们,最终走出生活困境、融入社会。”

  汪永兴时常想,或许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又或许因自己帮助了一个人,最终这个人又回报社会,帮助了许许多多人。

  13年的社会救助经验告诉汪永兴,做好这份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爱心与责任心。

  “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常常是社会,这些群体更需要的是‘有温度’的救助,需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的处境。”流浪人员和大病群体常常是汪永兴帮扶的对象,曾有一名流浪人员陈明(化名)找到他要解决困难,对方的经历让他共情。

  “小时候,他亲眼看着父亲将母亲杀害,从而变得自卑自闭。尽管手里有2套动迁房用于出租,但他又遭遇不幸,租客不仅不支付租金,且不愿意搬离住所,最后导致他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汪永兴回忆,他最初帮忙陈明办理了身份证,却又遇到低保无法申请的难题,“因为房屋租赁合同写明了他有租金,租金也能维持他生活,但实际生活中他又收不到租金,还在以乞讨为生,确实存在生活困难。于是我联系了动迁房所在地的民警,帮助他讨回了租金和房子,换了新的租客,还教会他一些生活技能,带他去看了流浪乞讨期间落下的皮肤病。现在他买了一部手机,我们还定期联络。”

  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汪永兴多年来帮助困难群体对接合作单位。如今,开展合作的单位已达到了30多家,涵盖医疗、养老、慈善助学、心理干预等等诸多企业或机构。

  “这些社会力量的加盟,可以让社区救助的力量更为强大、受益人群更广泛。”汪永兴还记得,社区里一位生大病的刘威(化名),他的妻子承受不了生活上的压力与其离婚,把孩子留给了病人,这个家庭不仅有着医药费的压力,更有心灵上的缺失。面对这样的家庭,他找到了乐扬红树林公益中心,与社会力量合作,定期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并运用救助政策为刘威解决医疗费的问题,定期让居委会的救助顾问上门慰问,将救助送上门,用有温度的救助措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巨石。

  除了帮扶困难群体,永兴工作室还积极发挥带教作用,帮助街道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社区救助顾问团队。“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需要更加多的人员加入其中。但从目前来看,社区救助顾问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汪永兴说,目前,永兴工作室除了自己,还有2名助教,另外街道下辖的35个社区居委会,天天都会有一名救助顾问来工作室坐班学习。同时,汪永兴也会承接区里的走教任务,在全区各街镇进行救助课程的授课,“希望这支队伍能逐步扩大,专业水平能逐步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汪永兴进一步表示,随着社区救助顾问制度的深入实施,上海也鼓励通过“一网统管”民生大数据平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众”,让过去的“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目前,我们也通过数字化平台,去主动发现有几率存在因病致贫风险的居民,上门走访并指导居民申请民政救助政策,把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