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高职院校

  李太武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要是做虾贝遗传与病害防治、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探讨研究。兼任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理事、浙江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等。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具有“按社会需要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其前身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宁波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曾被原浙江省教委确定为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3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从宁波大学剥离独立组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太武表示:“作为高职院校,我们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我们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战场,不断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尽快建成若干个具有地方与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有着多年历史积淀与较高办学起点的我们来说,还应该充分的发挥优势,努力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科学时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自2003年独立组建以来,学校秉承了怎样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

  李太武:在宁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2007年8月,我们适时提出了全力做好“宁波”、“城市”、“高职教育”三篇文章,着力打好“服务牌”,努力建设服务型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首先,服务地方增强办学生命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自独立设置以来,始终把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意识到,只有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准服务位置,明确服务职能、方向和发展目标,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不遗余力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贡献度,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度。

  其次,育人面向城市发展需求。近年来,学校积极做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号召,着力做好“城市”这篇文章,在研究城市发展中寻求准确定位。学校根据宁波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立足“城市”,确立了优先发展和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指导思想,接轨宁波市“6+4”现代服务业,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进一步凝练特色,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有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增强辐射能力。

  最后,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升职场竞争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机遇,提出要做好“高职教育”这篇文章,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办出特色。不仅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而且要逐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就要求学校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内涵发展中创特色、求发展,并通过特色发展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全方面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进程中,学校很注重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人才教育培训目标特色。

  《科学时报》:在您看来,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培养方式上有何差异?

  李太武: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明确我校的人才教育培训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批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与其他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不同,我院的前身是宁波大学的二级学院,以培养职业教育的师资为主要目标,采取的是本科教学模式。我们大家都认为,当我院的教学模式没有宁波大学的痕迹,就表明探索高职特色教学模式的努力基本成功了。7年前从宁大分离出来独立建院后,我们从始至终致力于“脱本入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完善“双高双证三体系”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素质养成工作全面铺开,坚持走符合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发展之路。

  《科学时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大量的受过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更是必不可少。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何经验?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太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工作中心所在,涉及到内涵建设的方方面面。我认为,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学校这几年,坚持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坚持把“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核心要素,把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综合素养作为办学第一条件,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练办学特色、提高育人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学校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中,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紧紧依托众多的企业单位,进一步深化“2+1”、“订单式”、“工作室制”、“双导师制”、“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打“组合拳”,搭建就业快车道,打造“职业人”。目前,学校已与156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实习等合作伙伴关系,与6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已开设“开元班”、“浙仑海外班”、“金网班”、“九龙班”、“宋城班”、“驰拓班”、“工作室”等“2+1”班级,每年使千余名学生走上与企业一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之路。

  学校依据自己实际坚持把“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核心要素,把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综合素养作为办学第一条件,通过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工程、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全面落实“百名教师下企业”制度,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并将企业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成果、先进管理方法引入课堂,促进产学研相互融合。启动了师资梯队培养工程,先后确立了两批“369”梯队培养人员,组织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培训班,目前,共有194名教师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此外,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共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已与宁波恒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一条生产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流水线,共建了“电子类生产性实训基地”;旅游学院与宁波大地旅行社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校内设立分社,其运作业务纳入旅行社企业管理,师生全程参与分公司经营活动;与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宁波城市学院分公司,成为商务学院外贸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等。

  《科学时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全国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您是怎么看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您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做些什么?

  李太武:在全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我认为,首先是在专业设置上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学校及时调查各行业的需求情况及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时捕捉市场信息,依据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专业设置,同时根据企业的要求,合理调整课程教学体系,广泛开展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其次,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正视现状、审视自己、苦练内功;引导学生多了解、多关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的政策动向、就业的形势,正确地定位自己、审视自己,学好各类职业的准入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再次,在制度上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全校教职员工重视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工作局面;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的就业工作,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推动广大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到学校就业工作中来,主动指导学生就业、主动推荐就业岗位,主动为学生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开始就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通过“2+1”、订单式、工作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有效措施,认线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使顶岗实习安排达到100%,并力求做到专业对口率及岗位贴近度高,并与毕业综合实践紧密结合。

  李太武: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首先还是心态问题。要更好地就业,心态及就业的定位是关键。要丢掉“精英”意识,若无法转变观念,在择业过程中片面地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就必定会丢掉许多就业的机会。建议毕业生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机会。

  第二,树立动态的就业观,传统就业观是终生在一个单位“服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所以必须转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克服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三,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要了解当前国家、地区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利用好这些政策。与此同时,还要多了解以后将要从事行业的准入制度,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科学时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不要融入新的元素,比如职业性、企业元素?

  李太武: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因此,高职校园文化要依托具体的行业文化来构建,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文化特征。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怎样适应高职学生就业的需求,推进校园文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面前的现实难题。我认为,高职职业性校园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行为文化为桥梁,构建具有职业性的高职校园文化。

  学校大胆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从2007年至今,探索实施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程,开展以模拟“公司制”为实施平台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成效明显。模拟“公司制”即是学校各二级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全面引入模拟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文化精神,成立具有专业群性质和培养特色的模拟公司,如景观生态环境学院的“卓越集团”、信息学院的“E港集团”等,下设以各班级为单位的集团下属分公司,模拟企业公司运营模式,通过三个课堂联动,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模拟“公司制”等载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围绕专业性、实践性、竞争性、社会性、开放性,积极引进企业文化,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格局,使校园与企业联合互动、相互耦合。营造企业化的育人氛围,奉行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营造良好合作的校园氛围,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场所空间扩大到实验室、实训基地,形成实践操作的职业氛围。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主题研讨与论坛、素质拓展训练等富有企业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模拟公司制作第一线的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常规化,引导教师注重培育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鼓励教师学习了解企业文化,改善知识结构,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

  《科学时报》:如今,中国已变成全球上职教顶级规模的国家,但是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实际地位仍然偏低。在您看来,哪一些原因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李太武:阻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包括:一、认识不到位。没有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高职教育发展作出长远和系统的规划,使高职教育盲目模仿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和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没有把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构建中高职衔接,职业资格体系与学历体系沟通衔接,中等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使高职教育沦为单一专科层次的低学历教育。

  二、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目前国民教育系统内,高职教育管辖权属高教,业务性属职教,地位尴尬。在国民教育系统外,劳动管理部门统辖行业协会和职业技能鉴定,而高职院校作为现阶段职业教育的龙头,却置身户外,不能去参加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培养规格定位不甚明确。高职教育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定位受到冲击,教育教学质量的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生存与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众多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教育培训目标上徘徊。

  四、政策与资金支持尚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自高职教育诞生以来,政府一直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上把高职教育作为低层次教育对待,在招生制度上是先本后高,先示范单招后一般院校录取;在学费标准和生均经费拨款上一直低于本科专业,根本就没有按照高职教育办学成本实际需要制订学费标准和生均经费标准。

  五、行业企业缺乏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能单打独斗,依靠自身的力量办学,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内涵建设。

  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高职教育发展作出长远和系统的规划,构建中高职衔接,职业资格体系与学历体系沟通衔接,中等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使高职教育从单一的专科层次的低学历教育,转变为立体化的多层次的高等教育。

  二、整合管理职能,构建统筹中高职发展的统一管理机构,协调管理发展全省、市职业技术教育、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紧缺资源、整合和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功能、解决高、中职人才教育培训培训功能。

  三、统筹规划,明确中职、中技、高职、技术本科教育等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地位、任务和要求。在现阶段要明确并突出高职教育在整个职业技术教育活动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并给予条件和政策保障;解决好高职院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之间在高技能人才技术鉴定以及培养培训过程中的分工和各自责任。

  四、研究制定高职院校中、长期战略发展蓝图,明确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原则方向,规范一般高职院校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向,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战略发展趋势问题。

  五、统筹规划高职教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政府要牵头整合研究机构、院校、行业企业力量,组织实施高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这一改革系统工程的可操作问题;同时要从政策、资金、人才上大力度大投入支持改革,解决和应对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六、创新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快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支持和落实公办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新体制,研究和解决新体制条件下产权、投资回报和利益机制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鼓励行业公司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问题,彻底改变这一思路提出多年却无法操作无力推进的局面。这是解决高职教育政府投入不足、内涵发展保障条件欠缺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