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将其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精准设计红色精神教育内容。红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演进过程,经历了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和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其时空跨度大、呈现种类多、表现形式广,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养料。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的契合性,红色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天然的“教科书”。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需的历史素材、文化素材、政治素材在红色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案例,大量真实、鲜活的革命人物、英烈事迹、革命遗址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理论例证更具说服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易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案例故事与情境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认知,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新时代教育工作中,要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教学结合起来,把这些感人的人物事迹和史料作为红色资源的生动教材,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提升品德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教育既要尊重历史,深挖红色文化遗产,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挖掘和利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彰显时代特色。

  注重教学模式创新,深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理论性强、方法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鲜活,学生感受更加立体、感悟更加深刻。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避免空洞的灌输式说教,根据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课上课下联动,构建多维度综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将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手段相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的网络世界,让他们身临其境,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以沉浸式体验为特征的VR虚拟技术和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红色教育的路径,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开拓创新,采用案例故事化、影视欣赏、情境讨论、角色扮演、戏剧表演、VR体验等教学法来增强红色教学的吸引力。

  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与学习,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度。整合校内外力量深化红色文化研究与红色文化学习,注重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让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课外活动。一是增强红色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网站的设计上要兼具政治性与知识性,交互性与趣味性,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通过展示翔实的史实资料、蕴含历史印迹的图片、丰富的红色影音资料,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加强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二是利用红色网站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开展相应的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网页设计、动漫制作,增强网站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凸显互联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经常登录红色网站。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挥红色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通过论坛的互动性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直接对话提供平台。此外,红色网站上还可以及时充实更新学生关注的升学考试等相关信息,将教育、服务、管理融为一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增强服务功能。三是不断推动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活动相结合。以本地丰富的历史博物馆、红色景点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等为基础,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历史文化景点,了解革命英雄人物,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活动,将红色文化以体验式融入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过程。同时,加强社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家乡寻找和收集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的感人事迹、革命故事等红色资源,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和视频、动漫等形式深化宣传,鼓励学生结合活动谈感悟、讲心得,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和感受中国百年来的伟大功绩。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凝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载体,是中国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红色文化就是我们一定要弘扬的文化主旋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的心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华。